从孩子呱呱坠地到考大学,他们的人生每一步都牵动着家长的神经。教育是头等大事,择校自然成为家长圈永恒的话题。为此,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国际学校择校家长的经验,供有意向送孩子入读国际学校的家长参考。今天,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国际学校择校的第一个问题——为什么要提早帮孩子做规划?
一般来说,以小升初为例,双语国际学校的考试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年底,也就是从11月份持续到第二年的5、6月份,所以至少要提前大半年到一年准备。如果想进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双语国际学校,就需要小托福成绩,所以在准备上更需要提前,否则等要考的时候就比较仓促。如果孩子的英语程度跟国际学校的要求差距比较大的话,尤其是原先在体制内就读的孩子,在考试的时候会相对比较被动。所以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,一定要提前准备,针对目标学校的要求,把英文以及相关能力提升上来。
![枫华分享:一文get进入沪上热门国际学校的正确姿势(一) 枫华分享:一文get进入沪上热门国际学校的正确姿势(一)]()
除了国际学校择校之外,还有其他重要的内容也是完整教育规划的一部分,比如说:学术课程规划,从体制内到体制外,怎样去完成升学的过渡?如果是在体制外的双语国际学校就读的话,除了学校的校本课程,课外还应该给孩子怎样的课程配套,才能更好地为之后的升学服务?因为不管是美国方向、英国方向还是加拿大方向,基本上所有的双语国际学校都非常注重课外活动拓展。
那么,在做教育规划的时候考虑因素有哪些呢?双语国际学校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有各种各样的课程设置,有美国方向的,有英国方向的(A-Level),也有IBPYP、IBMYP、IBDP这样的一条线从小学读到高中的课程。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来设置的,所以在选择的时候,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选择所匹配的学校。
以IB为例,IB有个learner profile, 也就是IBO对于学习IB的孩子的描述,即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习IB? 这个描述里面包括孩子要有探索精神,因为对于比较有批判性思考的问题,要求孩子能够去思考去探索,也希望孩子有关爱别人的心,这样他们就能比较好地去做创新课外拓展,同时他们也需要文理均衡,因为IB课程相当于必修中的选修,需要孩子在各个模块都比较平衡,这些都是IB对孩子的要求。
如果孩子不具备上述特点,比如家长说我家孩子有些懒散,并不是那种特别有探索精神的孩子,或者说我家孩子文理不均衡,不能做到全面发展,那应该去挑选怎样的课程?其实除了IB以外,还有美国方向课程、A-Level课程,特别是A-Level课程,在11年级时可以选择4门课,第二年A2可以选择3门课,所以孩子可以规避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,去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。这样的话,就可以针对文理偏科或者不是学霸型的孩子来准备课程。
下期,小编将带大家了解关于国际学校择校的第二个问题——国内双语国际学校分类。让我们下期再见!